首页 海上风电 风从海上来:税收十年见证如东海上风电产业崛起

风从海上来:税收十年见证如东海上风电产业崛起

东临黄海、南濒长江,作为“全国海上风电第一县”,如东向海而生、凭海而长。初夏时节,漫步如东海堤,极目远眺,全长106公里的海岸线上,百米高的白色风车屹立于海天之间,一年四季不间断的海风,“吹”来用之不竭的优质能源,“刮”来源源不断的绿色财富。据统计,截止2021年年底,如东风电实现上网电量突破60亿千瓦时,超过全社会用电总量的80%。

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也是最忠实的书写者。风叶似翼,向天鼓羽,如东风电产业高歌猛进、无限“风光”的背后离不开如东风电科技企业和配套设施制造企业的强势支撑,也离不开如东税务部门一路相伴、精准服务的保驾护航。可以说,一部如东风电产业发展史,也是一部税收利国利企的纪录片。

从砖瓦厂到跨国集团,税务护航风电企业走向世界

1992年起步于光纤通信的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迈入智能电网领域,2011年布局新能源,2020年业务实现“一带一路”全覆盖,2021年中天科技服务的海上风电项目达21个,占当年全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的37%。从“一根海缆”到海上风电领域的施工“重器”,中天科技董事长薛济萍每次谈起自己的创业经历,总是离不开一个“税”字。

42岁时的薛总还是如东县河口镇的一个农民,承包了镇砖瓦厂的他每次2800元的定额税都能按时如数缴纳。二十几年前的税务机关征税是由税务专管员骑车上门来征,当时的税务专管员李联庆对他印象很好,上门征税的时候二人经常谈谈家长里短。当时正处于全民创业阶段,镇政府招商力度大,一次闲聊中,李联庆无意间就当上了薛济萍创业的红娘。从定额户到一般纳税人,从砖瓦厂到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从小镇走向全球,中天科技成长的每一步都有税务陪伴的身影。

2012年以来,中天科技先后在德国、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摩洛哥、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投资建成生产基地,随着海外市场的逐步扩大,境外工程项目在税务管理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针对中天科技公司复杂且庞大的涉外税收政策业务辅导需求,国家税务总局如东县税务局组织业务骨干开设中天科技办税服务“直通车”,精准辅导涉外税收政策,主动提供“菜单式”办税服务,帮助企业第一时间享受税收优惠,第一时间办结涉税事项。

“公司能够顺利进军国际市场,实现境外承包工程项目跨越式发展,离不开我们税务部门的保驾护航!”中天集团总会计师徐继平介绍道,“由于公司业务涉及面广、政策敏感度高,尤其是集团内跨境关联交易的税收处理,对项目最终的收益存在较大的影响。”徐继平强调。

十年以来,如东税务服务团队与企业深度对接,编写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涉外税收政策辅导资料,指导企业向缔约国申请享受双边税收协定优惠,协助企业解决海外工程项目遭遇当地政府判定为常设机构的风险……一次次滴灌式贴心服务为企业境外税收问题开出一张张“药到病除”的“良方”。

“2020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贸易战的双重冲击,全行业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中天科技仍实现了逆势上扬,全年营收增长了15.81%,税务部门对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的有效落实功不可没。”中天科技集团董事长薛济萍表示,“国家对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激励措施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全体中天人干事创业的热情。在税务部门耐心细致地宣传辅导下,我们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近5000万元,减税降费享受优惠2193万元,真金白银的助力为我们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力支持,也让我们切实感受到政府助企、护企、扶企的决心,有了税务的保驾护航,我们对公司的海外发展充满信心!”

税惠活水浇灌,风电装备企业乘风破浪

2004年全国第一个风力发电特许权项目落户如东,2015年如东风力发电突破10.42亿千瓦时,2022年“海上三峡”项目大放异彩,如东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约占全国四分之一。从塔筒、单桩、叶片、主机到电控系统,十数年间,如东已经成功孵化出以风机整机和配套设备制造为主的全产业链体系。

“2005年10月,我回到家乡如东创业,之所以选择风电行业,看中的就是它的高附加值和如东政府对我们的高度重视。”海力风电董事长许世俊感慨道。站在如东风电产业发展的风口,海力风电抓住机遇打造了国内一流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因风而起,短短6年就逆袭成为行业龙头。

2010年初,海力风电刚刚组建不到半年,为更好地服务辖区内的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摸排风电产业发展情况,如东税务部门靠前服务,党委班子成员带头上门走访调研,采集需求建议,为海力风电争取政策扶持和产业补助,帮助企业成功申报了2011年的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

2018年以来,海力风电再次抢抓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窗口期,持续增加科技投入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据统计,2019年到2021年间海力风电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额从991万元逐年递增至7249万元,享受研发费加计扣除额也从362万元上升到566万元。

持续的税惠“活水”浇灌下,企业结出累累科技硕果。目前,该企业已经拥有授权专利76件,“我们的产品很丰富,涵盖了各种功率等级,国内第一台海上6兆瓦大功率风机塔筒就是我们公司的杰作!”更为可喜的是2021年该公司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募集资金32.97亿元,刷新南通本土上市公司IPO募资最高纪录,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许成辰自豪地说,“企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离不开持续不断的高强度研发投入,更离不开国家的好政策和税务部门的大力支持!”

深耕风电产业税源培育 打造税收服务一流品牌

十年以来,围绕服务海上风电产业发展需求,如东税务成立“蓝色快线税收服务团队”,全面梳理、研究、整合风电企业涉税政策,深入龙头企业开展专项调研,一户一策加强政策辅导,帮助风电企业用好用足税收政策。

建立全程服务一体化机制。依托专家组和服务团,建立“风电企业全程跟踪服务”制度,从招商引资、项目规划、工程在建、项目投产实现全程跟踪服务;建立“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在政策解读、涉税提醒、纳税辅导等方面,为企业极限提速。

构建主动服务一体化平台。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围绕海上风电发展综合全产业链展开服务。疫情期间靠前服务,了解在建风电项目风机部件材料短缺的复产难点,发挥对本地风电产业了解的优势,积极联系本地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协调设备供货,助力项目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施工;积极与政府部门和上级相关部门对接,在助力下游企业加快建设的同时,为上游企业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解决仓储难题。

2020年以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享受时间提前的新政策的相继落地,风电企业享受“真金白银”的税收优惠和研发投入也再创新高。随着2022年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推出,特别是在增值税留抵退税新政策的加持下,全县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势头强劲,风电叶片生产制造商重通成飞公司副总经理何宏斌表示:“今年我们即将开始量产百米级的风叶,这个级别的风叶是目前国内风叶之最,对提升如东新能源布局和风电产业链配套水平,扩大公司海内外市场影响力,提升如东风电产品知名度,增加企业市场占有率非常有利。我们将把到手的税收红利转化为企业发展动力,继续加大产能提升力度,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继续占据风叶行业技术和市场制高点。”

大潮澎湃,有风而生,万顷碧波之上,白色“海上丛林”正迎风飞扬。回望十年,砥砺当下,如东税务部门将一以贯之,不断深耕风电产业税源培育,优化税收个性化服务,擦亮“全国海上风电第一县”的金字招牌,助力风电产业逐梦蓝海。

来源:中国经济网

版权说明:文章内如未特别注明来源,均为龙船风电网原创编辑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