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海上风电 千亿集群,万亿投资!13省份这样筹划十四五“风光大计”!

千亿集群,万亿投资!13省份这样筹划十四五“风光大计”!

日前,全国超过十三个省份陆续发布了“十四五”能源规划。从绘制的蓝图上看,各省份根据自身情况,在光伏、风电、氢能、储能等清洁能源领域各有侧重。多个省份提出要建设千万千瓦级风电、光伏基地,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总体投资规模保守估计将在万亿以上。

在三北地区:内蒙古自治区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比重超过50%。值得注意的是,内蒙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同时,生态环保政策也明显收紧,存在已批准的风电、光伏项目到期退出情况;青海省则更倾向于试点示范作用,目标是“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在沿海省市:作为海上风电发展的排头兵,江苏省最新规划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1212万千瓦。此前,江苏省规划到2025年,全省可再生能源装机力争达到5500万千瓦以上;而浙江省的发展比较全面,在光伏、风电、储能、氢能领域都有政策性规划。从规划上看,各规划都具体落地到地方、项目、数量上,可以预见其发展会蹄疾步稳。

除了以上区域,以天津、河南、云南为代表的省市着力于在“十四五”期间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西藏自治区希望在2025年建成国家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区,加快发展光伏太阳能、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

目标已明,号角吹响,新能源产业将在“十四五”迎来跨跃发展!记者特别整理了各省市“十四五”发展纲要中涉及能源的重点内容,以供参考:

三北地区

内蒙古: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比重超过50%

严禁在草原上乱采滥挖、新上矿产资源开发等工业项目,已批准在建运营的矿山、风电、光伏等项目到期退出,新建风电、光伏电站重点布局在沙漠荒漠、采煤沉陷区、露天矿排土场,推广“光伏+生态治理”基地建设模式。

立足于现有产业基础,加快形成多种能源协同互补、综合利用、集约高效的供能方式。坚持大规模外送和本地消纳、集中式和分布式开发并举,推进风光等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发展,重点建设包头、鄂尔多斯、乌兰察布、巴彦淖尔、阿拉善等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到2025年,新能源成为电力装机增量的主体能源,新能源装机比重超过50%。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风光火储一体化综合应用示范。依托鄂尔多斯和乌海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建设,发展规模化风光制氢,探索氢能供电供热商业模式,建设绿氢生产基地。

推进呼和浩特光伏产业制造基地建设,鼓励多晶硅、单晶硅及薄膜电池企业发展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提升大型光伏电站设备自给率。积极发展风电设备制造,加快建设通辽、乌兰察布、包头、巴彦淖尔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适度在呼和浩特、包头等地区布局多晶硅、单晶硅及配套延伸加工产业,鼓励发展电子级晶硅,建设我国重要的光伏材料生产基地。

青海省: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成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发展光伏、风电、光热等新能源,建设多能互补清洁能源示范基地,促进更多实现就地就近消纳转化。发展储能产业,贯通新能源装备制造全产业链。配套发展光伏制造、风电装备。打造特色轻工、新能源、新材料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创建能源革命综合试点省,建成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打造海南、海西清洁能源基地,推进黄河上游水能资源保护性开发,开展水风光储等多能互补示范。

山西省:“十四五”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任务全面完成

全力培育光伏、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潜力型新兴产业,打造一批全国重要的新兴产业制造基地。

促进可再生能源增长、消纳和储能协调有序发展,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加快用能结构和方式变革,建立完善有利于能源节约使用、绿色能源消费的制度体系,促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提升能源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加大能源技术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力度。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现代化能源企业。到“十四五”末,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任务全面完成,“五大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现代能源体系基本形成。

沿海省市

江苏省:2025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力争达到5500万千瓦以上

到2025年,全省可再生能源装机力争达到5500万千瓦以上,省内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总装机比重超过30%。其中,风电装机达到260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达到2600万千瓦。

在风电板块,稳妥有序推进风电发展:坚持沿海规模化发展和内陆分散式应用并举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陆上和海上“双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形成陆海统筹发展格局。

稳步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加快推进盐城、南通、连云港等地存续海上风电项目建设,2021年底前力争实现盐城、南通、连云港等地主要存续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形成近海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到2025年,全省海上风电并网装机规模达到1400万千瓦,力争突破1500万千瓦。

有序推进陆上风电建设。统筹考虑开发规模与电网消纳、发展布局与环境保护、技术进步与风能利用等方面因素,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与分散式、小型风电开发建设并举,积极建设陆上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到2025年,全省陆上风电装机规模达到1200万千瓦。

在光伏领域,到2025年底,全省光伏发电装机达到2600万千瓦:全省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达到1200万千瓦;全省集中式光伏电站装机达1400万千瓦。

投资估算:到2025年,江苏省风电新增约1100万千瓦,新增投资约1200亿元,其中海上风电新增约800万千瓦,新增投资约1000亿元;光伏发电新增约900万千瓦,新增投资约300亿元。

(注:1月29日,江苏省发改委正式发布的《江苏省“十四五”海上风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提到,“十四五”期间,江苏省规划海上风电场址约42个,规划装机容量1212万千瓦。

与此前规划的800万千瓦相比,江苏省在海上风电板块又腾挪出412万千瓦的发展空间。)

积极推动国家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基地项目落户盐城,按照国际海上风电检测技术体系等相关要求,建设15兆瓦级多自由度加载全尺寸地面试验平台、120米级叶片试验平台、试验检测中心等项目,实现对海上风电关键部件、整机、风电场的全面试验检测能力。加快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和高端智能技术研发,推动海上风电装备向大容量、高功率、智能化方向转型提升,着力加强主轴承等关键技术攻关,降低海上风电建设成本,全力打造盐城、南通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浙江省:2025年全省清洁能源占电力总装机的58.6%

到2025年,全省一次能源生产量达到4377万吨标煤(全部为非化石能源),年均增长5.3%,其中,可再生能源2369万吨标煤。全省境内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4203万千瓦左右,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8320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58.6%,其中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逐步提高到2025年的46.6%。

加快氢能应用,探索发展氢燃料电池发电装备,推动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在用户侧的应用,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城市公交、港口物流等领域应用,到2025年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1000辆以上。

到2025年,力争全省光伏装机容量达到2800万千瓦。重点推进海上风电发展,打造近海及深远海海上风电应用基地+海洋能+陆上产业基地发展新模式,到2025年,力争全省风电装机容量达到630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500万千瓦。积极探索海洋能综合开发利用,打造一批陆上“风光水储”一体化基地。

重点在宁波、温州、舟山等开发规模相对集中的区域,打造海上风电+海洋能+储能+制氢+海洋牧场+陆上产业基地的示范项目。

深化国际能源技术交流。深化丹麦风电合作,积极推动中国—东盟清洁能源能力建设计划。

全面推广“光伏+”模式,全省光伏装机由1500万千瓦增加到2800万千瓦。在特色小镇、工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园区以及商场、学校、医院等建筑屋顶继续推进分布式光伏应用;在新建厂房和商业建筑等,积极开发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系统。在宁波、台州和温州等沿海地区,利用滩涂和养殖鱼塘等,建设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在衢州、湖州、金华和丽水等地的荒山荒坡、设施农业用地,标准化建设农光互补电站。

上海市: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量比重提高到8%

分行业、分领域实施光伏专项工程,稳步推进海上风电开发,到2025年本地可再生能源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提高到8%左右。

山东省:“新能源新材料强省”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新能源新材料强省建设实现重大突破。以氢能、储能等为支撑的新能源产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前沿新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先进基础材料等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基地。

建设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世界铝谷、山东半岛“氢动走廊”。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氢能,拓展外电入鲁通道,稳步推动核电、海上风电项目建设。

其他区域

天津市:到2025年,新能源形成1000亿级产业集群

到2025年,新能源形成1000亿级产业集群

新能源产业扩大锂离子电池产业优势,加快氢能产业布局,打造全国新能源产业高地。

西藏:2025年建成国家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区

加快电源、电网、油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清洁能源规模化开发,形成以清洁能源为主、油气和其他新能源互补的综合能源体系,2025年建成国家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区。加快发展光伏太阳能、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

科学开发光伏、地热、风电、光热等新能源,加快推进“光伏+储能”研究和试点,大力推动“水风光互补”,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和电气化走在全国前列。

河南省:培育具有高成长性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实施战略性重大科技项目,在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工程,打造新能源及网联汽车等十个战略新兴产业链,培育具有高成长性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江西省:打造世界级新能源产业集聚区

聚焦光伏、锂电等领域,培育若干国际一流企业,打造世界级新能源产业集聚区。

坚持“适度超前、以电为主、多能互补”,推进一批支撑性电源点项目建设,争取国家支持建设第二回特高压入赣工程,构建“一个核心双环网+三个区域电网”的供电主网架,统筹推进油气管网、新能源等项目建设。

云南省:打造绿色能源、环保等千亿级产业

打造绿色能源、新材料、环保等千亿级产业。

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布局绿色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源网荷”一体化建设,促进能源就地消纳,完善能源产供销储体系。优先布局绿色能源开发,加快建设金沙江、澜沧江等国家水电基地,加强“水风光储”一体化多能互补基地建设,推进煤电一体化基地建设,化解电力结构性矛盾。

湖南省:完善储能设施等基础设施

推进一体化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各类场景的智能化应用,完善储能设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换电站及车路协同基础设施。

来源:华夏能源网

版权说明:文章内如未特别注明来源,均为龙船风电网原创编辑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