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羊城派消息,2025年4月9日21时20分,阳江帆石一海上风电场施工区灯火通明,多艘工程船正在进行风机基础工程施工作业。此时,在施工船“华X龙”上的海事现场驻守小组收到了阳江江城海事处智管分中心的险情警报:“粤东莞吹XX68”轮偏离推荐航路,正以8节航速驶向风电场核心施工区,智管分中心未能联系上该船,请求启动“远程+现场”险情处置联动措施。
核心施工区有多艘施工船舶正在作业,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现场驻守的三名海事员收到智管分中心的通知后,迅速展开险情处置工作:利用施工船上的雷达、电子海图锁定当事船的具体位置;在高频电话VHF16频道中连续呼叫;通知施工船船员加强瞭望,做好险情应对戒备。然而,高频里依然没有该船的回应,其雷达信号却仍在向施工区逼近。“打开探照灯,向该船行驶方向照射。”现场驻守海事员张俊凯当即下达指令。“华X业”轮上的探照灯骤然亮起,如一把淬火的光剑,将墨色的海面劈开银白的裂痕。
“华X龙,我船是粤东莞吹XX68,请问你船是什么意图?”就在该船刚刚进入施工区时,高频终于传来回应。“粤东莞吹XX68,我们是阳江海事局现场驻守人员,你船已进入风电场禁入区域,请立即修正航向,远离施工区域!”张俊凯立即要求该船改向驶离。
21时28分,“粤东莞吹XX68”按照现场驻守海事员的指令,缓缓驶离施工区。江城海事处智管分中心也通过智慧监管系统,实时关注该船改变航线后的动向,确保其按照正确航路安全航行……
这是阳江海事部门“远程智慧监管+现场应急值守”联动模式成功处置的又一起海上风电场船舶通航险情。经了解,由于海上风电场距岸较远,当事船因高频通话设备功率小且存在故障,未能及时收到岸基VHF呼叫,船员也不了解航路调整情况,导致误入施工区。
江城海事处负责人表示,为强化海上风电项目施工现场海事通航安全保障能力,阳江海事部门创新实施“远程+现场”险情处置联动模式,不仅向现场施工船派出海事员驻守,还积极推动施工船增设雷达、VHF等设备并提升性能,进一步拓展海事部门远程感知网络,确保船舶“看得见、叫得到”。今年以来,这一模式已累计成功处置类似险情3起,为阳江海上风电建设筑牢了安全屏障。
据了解,中广核阳江帆石一海上风电场项目场址位于阳江市南鹏岛南面海域,场址最近端距离陆岸60公里。场址用海面积139.1平方公里,风机外围包络海域面积约129.3平方公里,水深40-48米之间,规划装机容量1000MW,拟布置51台14MW和22台13.6MW风电机组,并配套建设一座500kV海上升压站和无功补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