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安装需求持续走高,海上风电安装船行业同步热闹起来。新“入局者”将如何改变全球海上风电安装船产业格局?投资激增的海上风电安装船行业是否能够满足全球海上风电安装需求?
近日,欧洲散货船巨头Eneti宣布,将以数百万股股票以及数千万美元现金的方式收购英国老牌海上风电安装船运营商Seajacks公司,交易一旦完成,Eneti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安装船运营商。
据了解,Seajacks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自航风电安装船运营商,旗下拥有5艘海上风电安装船以及一艘在建海上风电安装船。
行业“异常繁荣”
据Eneti公司官网消息,此次收购海上风电安装船运营商的举措是该公司业务转型的重要一步。去年7月,Eneti公司曾宣布,将彻底放弃干散货运输业务,转向大力发展包括海上风电安装船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相关业务,此次收购让其成为了海上风电安装船行业的最新参与者。
据了解,此次收购交易总价值超过5亿美元,目前双方已签署收购协议。在业内看来,这一交易的达成正意味着,在海上风电安装、运维等需求持续走高的当下,海上风电安装船这一行业吸引力也正大幅提升。
据行业研究机构“世界能源报告”统计的数据,2020年全球海上可再生能源项目总投资额首度超过了海上油气行业,总投资额超过560亿美元,海上可再生能源市场规模正快速扩张。截至今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总量已达到25吉瓦,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数倍达到235吉瓦,而到2040年,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甚至将达到520吉瓦,到2050年预计将达到1000吉瓦。
多家行业研究机构表示,异常繁荣的海上风电行业将拉动全产业链发展,其中,海上风电安装船的需求就将持续旺盛。截至目前,韩国、美国、丹麦等多国海上工程服务商均已表示,将加大海上风电安装船业务的布局和投资。能源咨询机构Westwood统计称,在过去的18个月里,全球新增了8个海上风电安装船订单,另有3个海上作业船舶改造订单,增速空前。
短期内产能难以跟上
据了解,目前,欧洲与亚洲仍是全球海上风电主力市场。其中,英国、德国、中国、丹麦、比利时等国是海上风电装机量较大的国家。
根据行业机构统计的在建项目数据,预计到2030年,亚洲海上风电装机量很可能达到126吉瓦,远高于欧洲国家目前计划的78吉瓦。而到2050年,业内预测认为,亚洲海上风电装机量将达到613吉瓦,欧洲海上风电装机预计为215吉瓦,北美地区则为164吉瓦。
据“世界能源报告”预测,要满足计划建设或在建海上风电项目安装需求,全球需要超过60艘海上风电安装船,总计投资需求高达140亿美元。未来10年里,全球很可能需要超过100艘海上风电安装运维船只。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全球海上风电安装船的在建或规划产能却不足以满足海上风电装机的增长目标。根据船舶业信息服务商VesselsValue汇编的数据,截至2021年,全球各国总计新订购了16艘海上风电专用运维母船和海上风电安装船,主要用于欧洲和亚洲市场。
为解决海上风电安装船短缺难题,海上风电施工承包商正“各显神通”。今年7月,韩国电力公司宣布特制了一艘新型海上作业船,专门用于安装5兆瓦海上风机。今年8月,中国正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也宣布,成功将半潜驳“正力潜1900”改造成为海上风电安装船,用于福建海上风电项目安装作业。
此前,行业研究机构睿咨得能源曾分析指出,海上风电安装船市场的供不应求很可能是推高未来海上风电开发项目成本的一大关键因素,甚至可能会限制更新、更大的海上风机部署情况。
行业发展仍存隐忧
全球能源低碳转型趋势明朗,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海上风电安装船为什么还是不够用?
Westwood分析认为,尽管海上风电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海上风电安装船行业带来了新的行业周期,但此前海上油气产业蓬勃发展期间快速扩张、却又因油价波动引发的施工船闲置问题也是船舶行业的“前车之鉴”,海上作业船舶运营商也在考虑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过度建设”的忧虑情绪正在船舶行业弥漫。
与此同时,海上风电产业主要由国家发展政策驱动,海上风电安装船东尤其需要注意各国之间的船只运输规定,在部分国家存在保护主义政策的情况下,海上风电安装船的活动很可能受到限制。
另外,海上风电技术的快速更新迭代也成为了海上风电安装船东的一大顾虑。“世界能源报告”指出,到2025年,全球海上风机单机容量将持续增长,海上风机的基座尺寸也将更大,海上风电场也将进入更深更远的海上区域,现存海上风电安装船只很可能将失去用武之地。据悉,今年新增海上风电安装船订单大多要求吊装高度达180米以上、能够安装单机容量达14兆瓦及以上风机,而传统的自升式船却不能安装14兆瓦及以上风机。未来海上风电安装方式技术路线竞争市场尚不明朗,这也让投资商更多地进入观望阶段。
对此,Westwood建议称,新建海上风电安装船投资巨大,船舶承包商应仔细考虑和了解全球各地区的船舶供需动态,更广泛地了解不同国家海上风电行业的细微差别,之后确定新的建造计划。
来源:中国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