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海上风电 国内首个深远海工况浮式风电平台建造成功

国内首个深远海工况浮式风电平台建造成功

12月10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黄埔文冲公司全资子公司广州文船重工有限公司建造的国内首个深远海工况(水深>50米)浮式风电平台“扶摇号”生产下线。

同日,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就风电产业发展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扶摇”号风电平台视频

此次交付的“扶摇号”海上浮式风电平台总长71.96米,型深32米,型宽80米,运行半潜吃水为18米,设计排水量约15600吨,具有环境适应性强、机组功率国内最大(配备6.2MW抗台型I类风力发电机组)、浮体结构形式简单、系泊锚固系统可靠性高、一体化设计的特点。

该平台交付后,将整体拖航到琼州海峡东口,在湛江徐闻斗罗沙海域布放(场址水深50~70米,离岸距离约15公里),并于2022年第二季度完成风电机组安装后,实现并网供电。平台搭载一台由中国船舶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6.2MW风电机组,每小时最高发电量可达6200度,项目完成并网发电后将刷新中国漂浮式风电的单体发电量纪录。

“扶摇号”海上浮式风电平台由中国船舶集团下属中国海装公司牵头联合中船黄埔文冲公司、中船702研究所、哈尔滨工程大学及中国船级社等多家单位研发,是国内自主研发的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成套装备一体化示范工程。该项目涉及海上漂浮式风电装备总体设计、系泊系统设计、制造与调试等,按照要求完成大功率海上浮式风电装备研制并实现海上浮式风电装备的工程示范研究。

该平台根据布放风场的水文条件采用半潜式基础设计,平台采用柱稳式平台构型,呈等边三角形布局,有立柱、锤荡板、下浮体及方形横撑构成,并采用悬连线式系泊方案,能够抵御我国海域五十年一遇的海况,将为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以及各种海上实验系统与设备提供支持。

“扶摇号”漂浮式风电平台成功研制和实施,被纳入中国船舶集团应用产业“十四五”期间的战略产品,填补了我国目前在大功率海上浮式风电装备一体化设计及应用验证方面的空白,为我国深远海风电规模化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对实现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扶摇号”漂浮式风电平台基础相对固定式海上风电基础具有体积大、重量重、结构复杂等特点。广州文船重工有限公司是该项目风机基础和塔筒建造单位,是华南地区产品最完善的海上风电钢结构制造单位,海上风电钢结构产品已涵盖导管架、钢管桩、大直径单桩、套笼、稳桩平台、塔筒以及漂浮式风电平台。

在平台制作期间,文船重工公司与各参研单位通力合作,凭借高效的沟通、出色的设计能力及项目管理能力,克服制造难度高、质量检验要求高等困难,严格按照中国船级社相关规范设计制造,从图纸设计到生产下线仅仅使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为项目后续节点的开展及最终并网发电提供了有效保障。

据悉,漂浮式海上风电被业内寄望为“未来深远海海上风电开发的主要技术”,已在欧洲、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探索。与传统固定于近海海床上的风电机组相比,漂浮式机组可实现低成本在深远海部署风力发电机的愿景,在获取深远海域稳定优质风电资源的同时,可与海洋牧场、海上风电制氢、智能微网等前沿技术融合应用,漂浮式海上风电将是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该应用场址海底地形复杂、夏季强台风频发、浪和流的功率密度也较高,此外海域水深50-70m,机位点平均水深达65m,是国内首台按深远海条件进行设计、工程实施及测试验证的海上浮式风电装备示范样机,具备诸多先进性特点:

环境适应性强。“扶摇号”可适用于水深不小于50m,海流不低于3.5m/s,可抵御海况百年一遇的海洋环境条件,并且通过对系泊系统和浮动平台局部结构进行修改,可适用于各类海域。

机组功率国内最大。“扶摇号”配备6.2MW抗台型I类风力发电机组,为目前国内最大浮式风电机组。采用三叶片、上风向、变桨变速、三级齿轮箱增速、永磁发电机+全功率变频器的技术路线,具有高发电量、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集成性和高可维性等特点。

浮体结构形式简单。“扶摇号”采用柱稳式平台构型,呈等边三角形布局,由立柱、垂荡板、下浮体和上部方形撑杆组成。采用带有扁平下浮体的形式,能将浮力、附加质量、阻尼及立柱间的结构支撑等功能在扁平下浮体上集中实现,有助降低浮体工程量。

系泊锚固系统可靠性高。“扶摇号”采用3*3点悬链线式系泊,呈对称式分布;系泊缆采用锚链形式,寿命长、免维护;锚固点共用,节约成本。

一体化设计。“扶摇号”采用风电机组-浮体-系泊系统的一体化建模和仿真分析方法,保证机组整体匹配性,通过一体化迭代计算降低载荷,最大限度降低了浮式风电装备的整体造价。(中船黄埔文冲、中国海装)

版权说明:文章内如未特别注明来源,均为龙船风电网原创编辑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