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企业动态 中国海装“‘扶摇号’海上浮式风电装备试验场工程项目”获创领先锋奖

中国海装“‘扶摇号’海上浮式风电装备试验场工程项目”获创领先锋奖

2月26日,在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上,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国海装“‘扶摇号’海上浮式风电装备试验场工程项目”获创领先锋奖

得天独厚,应势而生

近年来,在“海洋强国”战略和“双碳目标”的牵引之下,我国海上风电已步入全面平价、大规模开发阶段。从资源存量方面而言,随着近海资源的规模化规划与开发,深远海的开发需求逐步浮出水面,深远海风力大而稳定,场址资源制约因素少,使得迈向深远海的步伐逐渐加快。

传统海上风电机组通常采用固定桩形式,将机组固定在近海海床。面向深远海,采用固定桩因其施工难度大、投入成本高而变得不再适用,漂浮式则能有效解决深远海捕风难题。当风电机组遇上漂浮式,风力资源开发将不再停留在传统的技术本身,而成为了一种跨学科特征非常明显的新型装备,它的研制需要将风电技术和海洋工程技术以非常深入的程度相融合。

风电+海工,让中国海装在浮式风电研发的赛道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母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着60年涉海实践,积累了深厚的海工装备底蕴,同时拥有国内实力强劲的自主研发与生产体系,形成了从叶片、齿轮箱、发电机、控制系统到机座、机架、塔筒、轮毂等全系列制造能力,是我国唯一具备较完整风电装备研制生产服务保障体系的专业化集团。另一方面,中国海装具备海上风电开发利用的先发优势,依托“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十四年的海上风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国海装积累了丰富经验和硬核实力。

“扶摇号”浮式风电装备应用于平均水深65m的深海海域,具备环境适应性强、浮式机组功率国内最大、浮体结构形式简单、系泊锚固系统可靠性高、一体化设计等诸多优势,它的诞生填补了我国深远海浮式风电装备空白,为我国深远海风电规模化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对实现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生而不凡,前景可期

开发海上风资源,离不开技术创新;而开发深远海风资源除了技术的创新,还需要跨学科的融合发展。浮式风电与船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风电装备与海工装备的有机结合,需同时具备风电装备和海工装备的研制技术、测试技术。

“扶摇号”浮式风电装备采用从机位点环境数据作为设计输入,进行了完整的正向开发流程,在设计中将机组-浮体-系泊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开展设计迭代。因此,中国海装在浮式风电研制形成的核心技术即是全流程全系统正向设计技术,这也是未来浮式风电降本的必由之路。

在一体化仿真方面,目前全球尚未形成成熟的标准化仿真分析流程和方法,在各种仿真路径各有侧重、互有优劣的情况下,中国海装采用双路径同步推进,交叉比对,并与水池试验相互校验的方式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形成了对仿真分析的独到见解。浮体设计上,采用了非常简洁的结构形式,在保证水动力学性能的前提下降低了工程量,也减少了结构薄弱点。

据国际能源署统计,通过浮式风电技术,海上风电的利用可顺利迈向深远海,到2040年,海上浮式风电发电量可达世界电力需求的11倍。除了深海风资源的绝对优势,浮式风电更因其对相关产业的高度包容性而更具市场前景。

下一步中国海装将围绕浮式风电装备的成本经济性、发电性能、电能质量控制等方面开展进一步探索,开发更大功率等级的浮式风电装备。此外,中国海装还将积极探索与浮式风电相关的产业配套及产业组合,力争在海上风电与海洋氢能、深海养殖、海上旅游、海水淡化等能源和资源多场景应用及装备新发展上取得新突破,以进一步丰富产业集群,增强中国海装海上风电全寿命周期综合服务能力,助推我国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海装

版权说明:文章内如未特别注明来源,均为龙船风电网原创编辑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