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企业动态 耐克&远景!国内首个“风光一体化”零碳智慧物流园启动

耐克&远景!国内首个“风光一体化”零碳智慧物流园启动

近日,耐克中国与“零碳技术伙伴”远景科技集团携手打造的国内首个“风光一体化”零碳智慧物流园正式投运,标志性的分布式风电项目已成为了“星星之火”,为零碳园区的“燎原之势”拉开了大幕。

贴近城市,大风机“安静”发电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此次投运的耐克中国零碳智慧物流园区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是全亚洲最大的耐克物流配送中心。在苏州朦胧的烟雨里,两台高耸的风机就竖立在耐克中国零碳智慧物流园区之中,每年所发电力可达1400万千瓦时,可达园区年电力消费量的2倍以上。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两台风机单机容量为3兆瓦,塔筒高度达了140米,叶片直径达156米,极致严格的安全技术标准以及仿生学叶片设计,通过先进传感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状态直接监控防护,确保分布式风电绝对安全、环境友好、省心高效。通过风力发电项目,该园区实现了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与传统园区相比,每年能够减少约8000吨二氧化碳排放。

紧邻着街道边和办公区,为保障城市环境友好性,风机从设计开始就下足了功夫。据工作人员介绍,远景在风机设计之初就选择使用了大扭矩齿轮箱和特殊气动外形设计的叶片,将风轮转速降低20%,同时采用了先进的仿生学配件,噪音水平只有普通风机的1/3。

不仅如此,风机塔筒内还设置了远景能源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布式智能接入装置,这也意味着常规布置在风机外面的并网开关站设备全部集成到了塔筒里面,突破了传统占地面积四五百平的风电场开关站需求,而是仅依靠风机塔筒本身占地的20平米,就能够实现风机并网,大幅度降低了风电并网成本。

智慧赋能,多能融合互补

零碳智慧园区的建设不仅仅有风机,多能互补、融合供能和一个智慧的“大脑”更是园区高效运行的关键。在园区内部,除了有容量为0.6万千瓦的风电装机外,还有0.3万千瓦的屋顶光伏,每年可产生300万度绿电,此外在地下90米深处还安装有地热泵系统,在冬季为办公楼加热、在夏季为办公楼降温。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园区内的餐厨废弃物同样发挥了作用,沼气发电同样能够为园区提供绿电。

如何利用好“风光热生物质”的多能融合一体化新模式?远景提供的智能物联操作EnOS系统和方舟能碳管理平台,为这一复杂能源体系装上了“大脑”。

一张可视化大屏明确显示出了园区的综合用能及绿电占比情况,基于远景提供的智能物联操作系统EnOS及方舟能碳管理平台,更是能够掌握园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用电数据,风电、光伏发电数据,以及充电桩使用情况。“数字孪生”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整个园区的“源-网-充-荷”实时监测、分析、预警。

不仅如此,智慧赋能之下,能碳管理平台更能够形成园区用能画像,为园区能源管理和资产运行效率提升、及综合降本提供有效决策支持,同时能够在能耗管理、碳排放管理及碳资产管理方面持续提升和创新。

据了解,随着项目启用,耐克中国物流中心在实现100%“风+光”可再生能源覆盖的基础上,还将未消纳的绿电环境权益,基于远景方舟能碳管理平台还可以实现余电上网,未来远景将进一步助力耐克打造绿色零碳门店。

开拓创新,竖立行业标杆

在园区启动仪式上,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亚太区总代表刘萌在致辞中表示:“很高兴看到两家联合国全球契约的会员企业耐克公司和远景科技集团通过密切合作接触,在紧迫的全球气候挑战面前,致力于打造零碳物流产业园的努力,可以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赞赏。”

在远景科技集团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孙捷看来,远景与耐克的合作更是一个开始。“‘双碳’大幕的拉开实际上为具备技术实力的企业带来了市场机遇,不仅钢铁、化工等强控排的领域具备减碳需求,更关注到消费品行业、房地产行业等非控排行业同样需要绿色低碳发展。”孙捷告诉记者。

孙捷同时指出,针对零碳产业的“开疆拓土”并不会一帆风顺,在打造零碳园区的过程中,远景不断开发创新技术、积累实际经验。“与耐克中国合作开发的这一零碳智慧物流园区前后历经近三年,对于园区建设所有的尝试都是在摸索中求发展,在探索中求创新,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坚持。”

目前,远景已在鄂尔多斯落成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在江阴临港打造零碳开发区等国内行业首创的标杆项目。在项目实践过程中,远景立足当地资源情况,利用其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开发经验和零碳技术方案,通过软硬结合、多能融合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为未来更多的零碳项目建设“打了样”。

“从实践中来,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标准,以及软硬结合,更加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去指引更多的人,”孙捷进一步表示,“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地球这个问题上,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远景希望成为企业的零碳技术伙伴。随着更多企业和机构对远景对零碳技术实践的认可,远景也将进一步推动零碳产业发展壮大。”

来源:中国能源报

 

版权说明:文章内如未特别注明来源,均为龙船风电网原创编辑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