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在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上,生态环境部研究员、原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专员夏光在在“助力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分论坛中指出,中国实现碳达峰的时间非常紧迫,必须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向全社会提供为实现碳达峰的目标而共同奋斗的一种驱动力,需要大量的政策。
夏光表示,碳达峰本质上就是对二氧化碳的排放进行总量控制,主要任务就是去调整能源结构,实现绿色技术创新,建立绿色的生态方式等等,有很多任务。
国家目前也在制定这方面的规划,我们现在只剩下不到10年的时间来实现碳达峰的目标,所以时间是非常紧迫的,必须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向全社会提供为实现碳达峰的目标而共同奋斗的一种驱动力,我们必须要有动力,这个动力应该说需求量是很大的,需要很多的政策。
总体来讲,我们可以把政策这个驱动力分解为三个方面,也就是三大动力,分别是推动力、拉动力、行动力。
第一,推动力是指由政府来实施管制性的政策。
控制二氧化碳总量的排放实际上是一种由政府来进行的社会公共管理的行为,因为个体的经济行为造成全球性的或者说区域性的外部经济性问题,需要通过政府的管制来予以弥补、予以改善。
如同我们对其它的污染物进行重量控制一样,对二氧化碳的排放也要进行总量控制,也需要制定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控制规划和计划,确定到2030年前二氧化碳最高的排放的限值。
根据各地现有的排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未来还要使用的排放需求等等综合因素,考虑以后,把全国性的总量分解到各个地方、各个省、各个自治区,再依次分解到城市、分解到企业、分解到单位,这样社会上几乎每一个人都会感受到碳达峰都跟你有关系,你都有任务,你都要行动。
分解任务以后,在这个基础上就要从上到下进行定期调度,要督促落实,进行年度和最终结束期的考核。没有完成指标的,我们就要追责问责,采取一些措施,当然这个措施是综合性的,主要是对领导干部有一个约束。
总量的碳达峰目标还要进一步通过对重点行业进行分解,在行业中实现。完成以后,各级政府再制定高碳低碳产业的目录,提出产品的碳标签,限制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包括交通行业等行业的降碳要求。
第二,拉动力是指通过市场提供激励性引导性的政策。
我们需要进行广泛的深刻的绿色技术革命,很多老的生产技术都是不符合碳达峰这个要求的。要通过技术革命,就必须让大家有积极性去钻研、研发新的技术,在这方面有很多市场化的制度。
比如绿色投资是通过政府制定投资指南,设立投资基金;碳排放的交易是把节约的碳排放空间拿到市场上交易;绿色信贷是银行等机构专门为低碳项目提供优惠的贷款服务;税收减免是政府通过设立一些基金,鼓励进行绿色技术的研发;财政补贴是指对新能源产品等新的工艺给予财政补贴;生态补偿是很多地方保护生态、增加碳汇,从中央到地方对他们进行经济补偿;还有低碳示范等等合作项目。
第三,行动力就是要增强社会的行动能力。
这一类的政策生态环保方面有很多,主要是鼓励公众参与,增强信息公开。这些政策也可以适用在碳达峰这件事情上面,现有的政策系统,社会政策是可以适用的,针对碳达峰特定的目标还可以采取特殊性的措施,比如可以更广泛地宣传教育双碳目标的重要意义,动员公众积极参与,形成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的意识。
要采取更多的鼓励性政策,鼓励公众节约能源、合理膳食、垃圾分类、低碳出行、公共交通、循环利用、美化家庭,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改善我们的生活,用低碳节约的方式来形成新的生活方式。
通过建立城市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排名和绿色低碳行动积分奖励等等各种政策,推动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等等。探索建立各级政府、单位和国有企业举办大型活动的时候要实行碳中和。
夏光最后总结表示,这些政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总之,我们把推动力、拉动力和行动力三大政策都综合起来,就形成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一个驱动力。(文|王帆)
来源:CW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