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以下简称:华电甘肃公司)与中车株洲所正式签订出质保最终验收合格证书,这标志着中国中车最大风电整机项目——甘肃环县毛井项目(以下简称:毛井项目)顺利退出质保期。
中车速度,生而不凡
毛井项目采用中车株洲所提供的200台WT2000D110H80型的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400MW。甘肃毛井地处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在1650至2100m之间,全境处于由南部沟壑区向北部沙漠区的过渡地带,严重缺水,环境恶劣。株洲所面对艰苦环境无所畏惧,200台风机乘“风”而起。
毛井项目于2014年4月6日,签订销售合同;2015年5月,首台投产发电;2015年7月,200台风机全部调试完成;2015年9月,完成所有风机并网发电;2015年10月,项目全部风机通过240考核,正式进入质保期。入质保以来,风场机组可利用率达到99.5%以上,保持稳定的运行效率,精益求精的现场售后运维团队得到了业主的一致认可及好评。
从生产到投运,从研发到运维,毛井项目以“中车速度”与“中车品质”创下多个记录。凭借在毛井项目的优异表现,巩固了株洲所在华电甘肃公司的市场地位,双方持续开展深度合作,截至日前,株洲所风电机组占比华电甘肃公司总装机容量的41.94%。
中车品质,值得信赖
毛井风场是中国中车目前总装机容量最大的风电场,条件艰苦,地形复杂。风场服务体系优化与机组发电效能提升是整个风电行业所关注的重点。在此条件下,毛井风场成为中车株洲所首批开展实施智能运维的风场,通过风电场健康体检体系和建立故障识别模型,准确识别解决齿轮箱温控阀故障等疑难问题。
风场投运以来,凭借持续不断的服务体系优化和技术升级,风场200台风机运行状况良好,经济效益可观,其中2018年度年发电量9.4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截至2020年11月累计发电量已达到40.8亿千瓦时。毛井项目在2017年、2018年、2019年连续三年荣获全国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对标AAA级风电场。
中车关爱,温暖人心
甘肃的气候干燥,冬天气温在零下二十度左右。光秃的山脊,漫天的黄土,运维团队面临重重困难,风电场建设初期只能依靠“天上下雨”方可蓄水;居住条件简陋,休息只能躺在硬邦邦的土炕上;道路崎岖,最远的一台风机距离驻地将近60公里,即便是开车也需要一个多小时。
出质保的目标和任务是铁定的,但是在株洲所“大家庭”里,组织的关怀是暖心的,让“大漠孤烟直”的风电场变得温情。
公司领导多次赴毛井风电场慰问,工会积极实施“三线”建设。逐步配备和完善现场的设备和设施,装上“移动式厕所”;改善和优化员工的生活环境和卫生状况,铺设水泥硬化地面,购置厨房用具和各类家电,接通自来水解决“用水难”;切实保障风场员工的文化娱乐的合理需求,书籍、电视、健身器材的陆续运送,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
帮在关键处,暖到心坎上,让员工安心,也更有力量。
在公司的关爱下,毛井项目团队在风场管理和团队建设方面颇有“作为”,自主开展各项培训学习活动,搭建现场学习平台,打造成风电事业部的人才输送基地。团队输出知识成果共计15项,专利2项,培养多名技术骨干和现场管理人才,质保期内共计输出服务经理11名。
这无疑是对公司殷切关爱最好的回答。
中车精神,诠释“靠谱”
今年,在行业“抢装潮”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影响下,株洲所风电事业部交付与现场风机调试压力重重。
面对新挑战,公司领导提前布局,精准筹划,成立出质保专项工作组,多风场、多资源,同步协调开展,出质保工作稳步推进。毛井风场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下,售后运维团队在第一时间入场开展出质保相关工作。面对工作面广、时间长、强度高等一系列困难,运维服务人员信念坚定,合理安排,定检组、电科院出质保消缺组、轮毂柜支架焊接整改组、机舱漏雨整改组、叶片出质保检测组、故障处理组、出质保资料整理组共7个工作小组同步开展。经过现场团队近一年时间的努力,12月15日,顺利完成甘肃华电环县毛井风场200台风机出质保任务,为后续大风场项目出保积攒宝贵经验,为公司实现全年出质保目标打下基石,同时也为双方深化后期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车责任,彰显央企担当
联建聚合力,党建促经营,两大央企共写责任担当。
自毛井风场投运以来,株洲所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公司领导多次赴一线调研并与甘肃华电分公司党委多次交流,以“党建联建共建”的方式,为双方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提供新方法和新形势,确保党建与经营工作同频共振、融合互进。
在“党建联建共建”讨论会上,双方就有关风电场运营情况、出质保以及后市场技能运维项目展开了深入分析和广泛交流,并达成了毛井风场出质保进度共识和后市场技改、运维合作意向,夯实了合作基础。
未来,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在中车“一核三级多点”的战略支撑下,中车株洲所将更加积极主动承担“将风电发展成重要一极”的责任,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经验,不断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优化推动新能源行业平稳高效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国家“3060”碳中和目标贡献绿色能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