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提出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奋力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对此,市人大代表徐昱、王伟忠在“两会”期间提出建议,要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应谋划推进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资源开发,加快发展海上风电产业。
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加快发展
徐昱建议,要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谋划推动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资源开发势在必行。
“汕头市要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现阶段还存在一些不足。”他指出,一是产业规模偏小亟待加速增产扩容。根据2020年数据,汕头市新能源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仅117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规模效应尚未显现。二是海上风电产业链上游零配件环节存在短板。汕头市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规上工业总产值15亿元,占到新能源装备的近60%,围绕风力发电机组配套的各类风轮叶片、轴承、齿轮箱、密封件等零部件存在短板。三是风电下游关联的储能产业基础相对薄弱。汕头市现状只有2家生产镍氢电池的规上企业,连同光华科技、天际股份、美联新材料、金光高科、万顺新材等锂电池材料生产企业,产业规模仍然偏小。
“汕头市已提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海上风电属于新能源领域。因此,汕头市应集中力量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加快发展。”徐昱表示,汕头市应谋划推动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资源开发,以濠江区为中心,加快建设粤东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规划建设集施工建设、运维和出口为一体的海上风电母港,培育发展储能产业,推动“风电+储能”协同发展,构建海上风电全产业链。要加快实现风电机组核心零部件供应本地化,依托濠江区上海电气产业链优势,通过“以商招商”模式,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风电及上下游企业落地汕头,不断补齐产业链缺失环节,尽快形成覆盖叶片、发电机、齿轮箱、轴承、电控等核心零部件的产业体系。要积极打造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围绕海上风电机组基础制作、施工、运输、安装全过程,发展海上风电相关系统与装备,包括前期的海洋水文观测仪器、勘测设备,施工所需的海底电缆及电缆附件、海缆敷设装备、海上升压站专用设备等,以及运行维护专用船舶及装备;加快发展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完善风电产品标准检测认证服务、风电场设计及建设服务、风电场验收及后评价服务、风电场智能云服务等运维及优化服务。
“与此同时,汕头市应前瞻布局新能源储能锂电池产业。”徐昱建议,汕头市要通过布局锂电池产业,构建“风电+储能”应用场景,大力发展储能系统集成与智能控制技术,开展储能装备和关键材料器件、系统的研发。密切跟进重点招商对象的转移动向和新型投资动向,加快引进1至2个储能锂电池头部企业或项目。重点在濠江区滨海临港产业片区选址规划布局新能源锂电池产业园,引导锂电池产业集聚化发展。
加快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建设
海上风电是重要的清洁能源类型,具有海风资源稳定性高、发电功率大、远离住宅区等特点。王伟忠表示,汕头市发展海上风电产业,既是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迫切需要,也是进一步优化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
“目前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大唐勒门I 期24.5万千瓦海上风电接入系统工程已经顺利投运,但是,投运的海上风电项目规模还不大。”王伟忠告诉记者,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战略部署,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思路,特别是提出了要打造超2000亿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为汕头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迎头赶上”提供强有力的措施。由于谋划得“好”、推动得“早”,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大唐勒门I期24.5万千瓦海上风电接入系统工程已经顺利投运,进一步推动汕头市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步伐,极大增强广大客商投资汕头的信心。
王伟忠认为,海上风电项目面对的诸多瓶颈问题,政府应该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和理解,核准和批复汕头市近海深水区海上风电项目规划海域,并全力以赴争取将近海深水区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营造产业蓬勃发展氛围,推动大型海上风电基地的建设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同时要积极向省反映汕头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需要,争取省先进能源技术省实验室落户汕头,引导汕头大学等高校与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打造高质量创新发展平台,支持骨干企业承担国家和省级重点科技项目。
“产业的发展顶层设计最为重要。”王伟忠建议,要加强“十四五”期间对海上风电的顶层设计,统筹未来电网建设格局,加快形成海上风电统一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化滚动开发态势,形成集海上风电机组研发、装备制造、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运营维护于一体的风电全产业链,并逐步推动海上风电往深海、远海方向发展,实现海上组网与就地消纳。同时要制定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融合发展标准和规范,鼓励形成科研院所与企业、农(渔)民密切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新技术推广应用提供良好市场环境,推动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融合,试点汕头“海上粮仓+蓝色能源”发展新模式。
对于财政资金面临的问题,王伟忠表示,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政策专项资金扶持和统筹地方财政资金,促进风电产业项目及海上风电产业基地设施建设,支持产业园区土地征收、道路、通信、管网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及完善港口、码头设施建设。
来源:中国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