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数据 中国风电这十年

中国风电这十年

自2012年以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依靠全体风能人的共同努力,中国风电产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建成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技术实力领跑各国,开发布局不断优化,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经济发展、带动就业等方面的价值开始全面显现。

装机规模居全球第一

2021 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5592 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接近3.5 亿千瓦,分别是2012 年的4.3 倍和4.6 倍。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与累计装机容量连续多年居各国之首,在全球所占的份额超过50%。

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2021 年,中国风电发电量为6526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5%,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9%,是继火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主力电源,正向主体能源方向迈进。同年,中国风电平均利用率为96.9%,较2012 年提高近14 个百分点。

科技实力处于领跑位置

机组大型化趋势凸显。过去十年,中国风电机组向着大型化方向加速发展,成为推动风电成本下降的一条主要路径。2021 年,中国风电机组最大单机容量、叶片长度与轮毂高度分别达到16MW、123 米、170 米。

数字化技术得到广泛运用。近些年,新一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风电产业之中,数字化、智能化成为风电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核心部件国产化程度显著提高。目前,中国风电叶片的部分关键技术,如预埋技术的研发取得突破;叶片所用的树脂、结构胶、芯材等原材料实现本地化生产,玻纤完全国产化。轴承的非国产产品市场份额降至50% 以下。发电机、偏航/ 变桨轴承、变流器、变桨系统在2012 年之后实现了大规模国产化。

环境适应能力不断提高

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中国已经具有大兆瓦级风电整机自主研发设计能力,由此形成的丰富机型谱系能够很好地满足低风速、高海拔、低温、高温等各种环境和风况条件的开发需求。

随着中国海上风电跨越式发展,深远海将成为主战场,技术已经成为决定海上风电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中国风电企业通过联合攻关,已经在漂浮式海上风电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多家企业推出了样机。

2021年年底,中国首个漂浮式海上风电平台“三峡引领号”在广东阳江海上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

形成完善的检测认证体系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建成了国家海上风电装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国家级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对加速中国新能源技术进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国家海上风电装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由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投资建设并运营

海上风电实现规模化开发

2021 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448.2 万千瓦,同比增长276.6%。截至2021 年年底,全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535.2 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和累计装机容量均居世界第一。

度电成本大幅下降

规模化开发和技术进步推动风电度电成本持续下降。过去十年,陆上风电度电成本下降了66%,海上风电度电成本下降了48%。

海外出口量创新高

截至2021 年年底,中国风电机组出口的国家和地区数量扩大到42 个,遍布全球的六大洲,累计容量达到964.2 万千瓦。

目前,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我国生产的风电机组,包括国际品牌在华的产量,占到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二以上,发电机、轮毂、塔架等铸锻件,以及叶片、齿轮箱、轴承等关键零部件的产量也占到全球市场的70% 以上。

企业实力迅速提升

近年来,我国风电企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统计,在2021 年全球排名前十五的风电整机制造商中,中国企业占据十席。

价值开始全面显现

2021 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约7.5 亿吨标准煤,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4.2%,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9.5 亿吨。据初步测算,到2025 年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6 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50 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约60 万吨,减少烟尘排放约10 万吨,年节约用水约40亿立方米。

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统计,2021 年全球风电行业创造的就业岗位数为137 万,中国的风电从业人数达到55 万。

来源:《风能》杂志

版权说明:文章内如未特别注明来源,均为龙船风电网原创编辑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