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海上风电 海上风电行业机遇与绿色金融支持

海上风电行业机遇与绿色金融支持

1、 海上风电发展现状

全球海上风电市场发展迅速。依据国际能源署(IEA)报告,2010-2018年,全球海上风电市场年均增长近30%,得益于快速的技术改进。在未来五年内,全球计划完成约150个新建海上风电项目,这表明海上风电在电力供应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截至2019年底,欧洲是最大的海上风电市场,占全球总风电装机量的75%。英国、德国和丹麦推动了欧洲的海上风电技术发展。2018年,英国15%的电力来自海上风电。依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预测,到2030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量将从现在的29.1GW升至234GW,亚太地区会成为最重要的市场,同时欧洲依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中国海上风电发展前景可期。一是中国海上风电规模增速快速发展。在累计装机容量方面,2019年,中国(6.8GW,不包括中国台湾地区统计数据)成为全球第三,紧随英国(9.7GW)、德国(7.5GW)之后。中国新增装机量在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一。二是在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随着近几年的大力开发,中国陆地可开发的风能资源越来越少,风电场的建立逐步从陆地向海上拓展,海上风电行业快速发展。得益于政策的大力推动、资本投入力度加大、技术工艺不断创新的全方位支持,中国海上风电行业得以快速发展。

2、 海上风电产业链及重点领域发展情况

上游,零部件及原材料。风电机组由叶片、齿轮箱、发电机、风机控制系统等组成,这些关键零部件所涉及的原材料包括碳纤维、永磁材料、玻璃纤维等,原材料的加工成本及价格波动对风电机组零部件厂商具有较大影响。

下游,风场建设和运营。一般而言,海上风电场项目流程总共有6个环节,包括签订《风电项目开发协议》、前期评估和批复、办理项目核准、项目开工建设、竣工验收、以及运行监督。项目由审批/核准/备案机关批准后,优先以公开招标形式确定开发投资企业,招标由国家能源主管部门组织。海上风电场成本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设备购置费、建安费用、其它费用及利息。其中船机设备是建安费用的主要内容,约占总成本的35%,单位千瓦成本约6000~7000元。而船机等大型设备,主要采用租赁模式。

短期看,海上风电项目收益受到一些影响。19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直接推高海上风电抢装潮。海上风电抢装推动产业链供需紧张,施工船资源稀缺,风机交付紧张,推高了海上风电工程造价,诸多因素使得海上风电投资收益将受到一定影响。20年1月财政部、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新增海上风电和光热项目不再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随着财政补贴不断退坡,海上风电需要通过规模化发展、技术创新、降低建设运维成本等路径,最终有望实现平价。

长期看,技术进步将加速平价上网,推动行业发展。目前中国沿海省份燃煤电厂发电价格在0.39-0.45元/Wh之间,至少比目前的海上风电价格低30%,海上风电需要进一步降低度电成本。而依据欧洲一些国家的经验证明了海上风电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来降本增效。2019年9月公布的英国第三轮CID分配结果显示执行价创历史新低,比2017年拍卖价格低约30%。在荷兰,Vattenfall在2019年7月获得了总发电量为760兆瓦的海上风电项目开发资格,且电价仅为市场电价,无电价补贴。过去十年,海上风电成本下降了50%。

但同时,金融机构在支持海上风电项目及相关产业发展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风险与收益。一是警惕产业过剩和地区重复投资的问题。一些地区以庞大的海上风电装机规划,希望以“资源换产业”发展海上风电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金融机构需要充分分析各地区发展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基础、资源条件及政策支持,关注地方是否存在重复投资无法保障收益的风险。同时,在没有中央财政补贴的情况下,新增的海上风电项目收益率将受到影响,地方财政的支持力度将影响海上风电的市场规模,以“资源换产业”的发展模式很有可能不及预期。二是重点关注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的环境和社会风险。海上风电开发涉及面广,其开发需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推进能源与生态协调发展。海上风电总体的发展需要能源管理部门协调军事、农业、海洋等多部门,优化海上风电发展规划,降低海上风电开发非技术成本和风险。金融机构在考虑支持具体项目时,需要综合评估项目涉及到多重的环境、社会方面的因素。同时,可以考虑探讨引入保险机制,确保全生命周期的收益,降低各方经营风险。

未来需要多主体协同努力,推动海上风电实现平价。目前项目投资成本仍处于高位,技术发展尚不能支持海上风电实现在短期内实现平价上网,需要多方面、多主体共同努力,建立一定的创新机制和成本分担机制来支持海上风电的发展,同时保障金融机构等社会资本的商业可持续性。从产业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来看:一方面,国家能源管理部门、地方政府需要综合评估,保持能源政策稳定性、连续性,在电价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与一定支持政策;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引导、促进产业集群,推进大规模集中连片开发、一体化设计,打造海上风电的规模效应,降低海上风电并网成本和运维成本,进而提升海上风电项目收益。从商业主体来看,需要完善海上风电商业模式,融合风电开发、制氢、储能等多个产业,从综合视角,提升整个项目的收益率。需要从整个产业链看待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需要构建合理的海上风电转换、存储、输送和利用系统,将有效解决进一步开发海上可再生能源面临的技术瓶颈。从金融监管机构看,一方面,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绿色金融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探索降低绿色信贷风险权重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加强政策引导,使得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及股权投资等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选择合适的时机进入海上风电领域。

版权说明:文章内如未特别注明来源,均为龙船风电网原创编辑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